李伟 |
一、导师简介 李伟,男,副教授,博士,博士后。2013年6月获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环境科学博士学位,2015年2月-2019年8月在厦门大学海洋科学博士后工作站从事博士后课题研究工作,期间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加拿大Mount Allison University从事访问学者工作;先后挂职黄山市环境监测站土壤室主任(2014-2015)、现场监测室主任(2016-2018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5日 |
|
李旭光 |
一、 导师简介 李旭光,男,副研究员,博士。2004年7月本科毕业于江苏海洋大学(原淮海工学院),200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后进入到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从事水生甲壳类遗传繁育与生态养殖研究工作。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学位,2017年在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从事访问学者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1项、江苏省渔业科技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
何玉英 |
一、 导师简介 何玉英,女,研究员,博士,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009年6月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至今在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从事中国对虾遗传育种、抗逆遗传机理解析及健康养殖技术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国家863子课题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和自主创新专项子课题各1项,其他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
何玉英 |
一、 导师简介 何玉英,女,研究员,博士,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009年6月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至今在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从事中国对虾遗传育种、抗逆遗传机理解析及健康养殖技术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国家863子课题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和自主创新专项子课题各1项,其他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
李吉涛 |
一、 导师简介 李吉涛,男,研究员,博士,系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和江苏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高校产业教授,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核心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等多项课题。围绕海水养殖甲壳类产业中存在良种缺乏、养殖模式不完善等问题,开展“良种良法”研究,培育出快速生长新品种脊尾白虾“黄育1号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
李吉涛 |
一、 导师简介 李吉涛,男,研究员,博士,系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和江苏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高校产业教授,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核心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等多项课题。围绕海水养殖甲壳类产业中存在良种缺乏、养殖模式不完善等问题,开展“良种良法”研究,培育出快速生长新品种脊尾白虾“黄育1号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
刘志鸿 |
一、 导师简介 刘志鸿,女,研究员,博士。1996年6月、2004年6月分别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20多篇,获授权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布标准和规范18项,出版专著4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4),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3),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3)等奖励3项。 二、主要研究项目 1.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
刘志鸿 |
一、 导师简介 刘志鸿,女,研究员,博士。1996年6月、2004年6月分别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20多篇,获授权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布标准和规范18项,出版专著4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4),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3),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3)等奖励3项。 二、主要研究项目 1.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
孟宪亮 |
一、 导师简介 孟宪亮,男,副研究员,博士。2012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培养,主要从事潮间带无脊椎动物比较生理学研究。现主要从事甲壳动物生理生态学、生殖生物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课题等科研项目8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
吕建建 |
一、 导师简介 吕建建,男,副研究员,博士,博士后。2012年7月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遗传学博士学位,2012年7月-2014年12月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从事博士后课题研究工作,2015年1月-至今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开展甲壳类分子育种相关工作。先后入选农业农村部“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获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年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
吕建建 |
一、 导师简介 吕建建,男,副研究员,博士,博士后。2012年7月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遗传学博士学位,2012年7月-2014年12月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从事博士后课题研究工作,2015年1月-至今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开展甲壳类分子育种相关工作。先后入选农业农村部“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获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年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
王娜 |
一、 导师简介 王娜,女,研究员,博士。2008年3月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遗传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至今在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研究方向为鱼类细胞培养应用及性别、生长等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已建立多个海水鱼类细胞系并共享应用,保持鱼类细胞培养领先地位;发现牙鲆白化与黑色素代谢、甲状腺激素等相关,为防治白化提供重要依据;揭示半滑舌鳎性别大小异形与类固醇合成等相关,形成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
王娜 |
一、 导师简介 王娜,女,研究员,博士。2008年3月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遗传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至今在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研究方向为鱼类细胞培养应用及性别、生长等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已建立多个海水鱼类细胞系并共享应用,保持鱼类细胞培养领先地位;发现牙鲆白化与黑色素代谢、甲状腺激素等相关,为防治白化提供重要依据;揭示半滑舌鳎性别大小异形与类固醇合成等相关,形成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
朱长波 |
一、导师简介 朱长波,男,水产养殖学博士,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与遗传育种研究室副主任,滩涂池塘生态动力学与可持续养殖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广东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05年7月于中国海洋大学获得水产养殖学博士学位,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先后在葡萄牙海洋研究所生态建模研究中心、英国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开展养殖生态动力学博士后研究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
朱长波 |
一、导师简介 朱长波,男,水产养殖学博士,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与遗传育种研究室副主任,滩涂池塘生态动力学与可持续养殖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广东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05年7月于中国海洋大学获得水产养殖学博士学位,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先后在葡萄牙海洋研究所生态建模研究中心、英国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开展养殖生态动力学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