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组织机构 
 各系(中心)设置 
 
各系(中心)设置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概况>>各系(中心)设置>>正文
水产系
2025-04-10 11:57  
[文章下载]


水产系是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下设的系部之一,国家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54号站,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具博士学位教师17人,归国留学人员10人,硕士生导师14人,1人被授予全国渔业行业职业技能十佳鉴定名师;2人被授予渔业技能大赛国家级裁判;1人被授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出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1个团队获批省六大人才高峰科研创新人才团队;水产养殖学教学团队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团队获批省优秀毕业论文团队;多人次入选省“333”人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市“521”工程等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多人担任《水产学报》、《水产科学》编委、中国水产学会理事、江苏省水产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近5年,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省重点教材2部,获得授权专利20余件。多人在省级教学比赛中获奖;指导多名学生获省优秀毕业论文。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范蠡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创新奖一等奖、市科技进步奖等20余项,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https://sea.jou.edu.cn/__local/8/79/6D/737DBA960FB32DC5C888D8C097E_FC2204A8_D25E6.png

一、办学历史及专业介绍

水产养殖学专业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连云港水产专科学校的水产养殖专业,在江苏省同类专业中办学历史最早,全国水产养殖知名教授、新中国第一位水产养殖学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水产系李德尚先生作为援助教师于学校创建初期来此执教四年。迄今已为我省水产战线培养了6000多名专业人才,他们遍布江苏各地,在水产养殖生产、科研及管理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董志国教授团队选育的青蛤新品种—“江海大1号”在2023年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审定,成为江苏省首个海水贝类新品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和海洋特色,系统掌握水产养殖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水产生物苗种繁育及养成、水产生物增养殖、疾病诊断、营养饲料、水质检测与调控等方面受到良好训练,实践能力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管理等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水产养殖技术开发和推广、教学和科研、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主要专业课程包括:水生生物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鱼类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疾病学、鱼类增养殖学、水环境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等。主要实践课程包括:水生生物学实验、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大实验、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虾蟹育苗生产实习、生物资源调查、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等。

二、办学特色和优势

学科实力强劲: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省高校特色专业、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水产类)、省高校品牌专业和省一流专业,也是我校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重要支撑方向。2015-2025年,省财政为专业建设投入2000余万元经费。所在学院拥有海洋科学水产学术型硕士点以及渔业发展专业硕士点,研究生每年招生规模约90人,为学生深造提供平台。海洋科学学科获批江苏省优势学科,为水产养殖学专业提供强大的学科支撑。

产教融合深入:以培养高质量复合应用型新农科人才为目标,与铭治集团、江苏泗洪县金水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连云港赣榆佳信水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建立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紧密接触生产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丰富:学院设有实验中心,并建成铭治集团、连云港海洋源水产开发有限公司等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20 多个,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教学场所,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办学条件

水产系拥有8个实验教学分室、1个种类齐全的生物标本室和海洋馆。拥有全自动水质分析仪、气质联用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全自动循环养殖系统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仪器设备总值达1280万元,完全满足该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此外,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水甲壳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水养殖甲壳类种资源研究中心等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为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四、毕业生去向

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水产养殖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近五年考研录取率一直在40%以上。2025届水产养殖学专业(养殖1212)毕业生19人,其中16人考取研究生被录取(录取率84%),考研录取率在我校所有专业中名列前茅,大部分同学进入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继续深造。

进入国企或上市公司工作: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供不应求。每年铭治集团、通威集团、海大集团、天邦集团等上市公司,临海农场、东辛农场等国企来校招聘会20多场,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找到理想工作,80%的毕业生月薪能达8000-10000元,20%的毕业生可以拿到20万左右的年薪。

五、交流学习

水产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国内外影响力。目前,已与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多家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近5年,已选派20余名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生赴中国海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台湾海洋大学交流学习。另外,先后派多名教师到美国奥本大学、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加拿大西蒙非莎大学、韩国釜庆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进行互访交流。

五、学生参与科研及获奖情况

水产养殖学专业众多学生积极投身学术研究,成果频出。近年来,学生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项,参与导师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及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和授权专利多件。在学科竞赛中多名学生获奖,如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黄金财鳢-黑鱼产业转型升级的领跑者、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知鱼之乐遇见未来水族》、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水产技能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特等奖、高校大学生水产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团队一等奖等。

本科生主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部分)

项目名称

项目主持人

MS-222对大口黑鲈幼鱼麻醉效果及其在保活运输中的应用

莫子颖

HMB在亮氨酸调控牙鲆肌肉蛋白质降解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璐

鲜活水产品储运技术与应用

王佳玮

矛尾复鰕虎鱼肝脏响应饥饿胁迫的糖代谢重塑及其机制初探

崔祥宇

虾肝肠胞虫侵染对脊尾白虾繁育性能的影响研究

高佳怡

β-羟基-β-甲基丁酸对牙鲆食源性肠道炎症的缓解作用及机制

邹喜

基于AMPK通路探讨饲料亚麻籽油影响大黄鱼肌肉品质的机制

孙子涵

膜突蛋白(Moesin)介导Intelectin/Cdc42信号轴增强团头鲂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调控作用

梁珈

连云港海域一种紫菜的染色体及核型分析

李芯苗

HMB通过Akt/FoxO1通路缓解低鱼粉饲料引发牙鲆肌肉蛋白质降解的机制研究

张艳捷

 

 

学生获奖情况(部分)

 


关闭窗口

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89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