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工学院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响应国家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于1985年创办的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学校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先导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我校于2009年3月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开始招收学术型研究生,2015年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校现有10个研究生培养点。现就我校依托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的农业硕士—渔业、食品加工与安全(以下简称食品)这两个领域的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本校对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的认识及培养定位 通过对《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等多个文件的学习,并结合淮海工学院农业硕士培养条件的落实情况,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 (1)农业硕士教育是江苏渔业和食品产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江苏省为水产大省,渔业和农业产品资源丰富。但与国内外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渔业科技和食品加工科技力量还比较薄弱。为了适应江苏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渔业领域和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农业专业学位教育来全面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学位层次。 (2)开展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提升当地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目前,淮海工学院拥有全日制农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以江苏省唯一的海洋类优势学科“海洋科学与技术”为核心,以国家特色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水产养殖”为依托,以“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工程”和“药学”为支撑,通过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中小企业海洋生物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海水养殖甲壳类种质资源研究中心、江苏省沿海特色水产品加工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海水甲壳动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和科研平台,具有开展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为培养农业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很好的培养条件。 (3)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完善我校研究生教育体制的需要。本学科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长期活跃在江苏省渔业、食品加工与安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新成果推广一线,了解江苏乃至国内外农业发展与技术需求,特别是本硕士点教师连续多年作为省渔业和食品加工领域的一线参与者,作为省挂县强渔富民工程、省科技镇长团、苏北发展聘教授的主要专家,承担生产一线项目如科技厅的富民强县项目(苏北专项),有效的促进了科技在基层的转化,也推动了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方式。因此,根据江苏等地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在我校设立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既可有效促进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完善我校的研究生教育体制,促进学位类型的多元化。 培养定位: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严格区分,突出专业硕士实践环节,加大实践课程设置比例。选择行业内人才需求量大、人才需求紧缺的热点研究方向和课题,着重训练和提高专业硕士生解决实际农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使校内外导师、学生、研究课题相互融合。 2.本校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环境与发展思路 江苏是渔业大省,海岸线长954公里,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海洋管理体系健全,海洋事业发展前景广阔。江苏作为水产养殖和加工大省,2016年渔业经济总产值为3020.57亿元,水产养殖总面积为753164公顷,水产品总产量为520.74万吨。2016年江苏水产品加工总量为160.47万吨,折合人民币230.77亿元。 《江苏省“十三五”海洋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江苏海洋事业发展,提升海洋综合实力,推进江苏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渔业是海洋产业的主体,在海洋经济中占在主导的地位,“十三五”海洋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加强渔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 淮海工学院作为一所地处苏北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本科院校,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海洋特色鲜明的多学科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为我省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人才支撑。学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我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在校研究生300多人。 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始于2015年,2015-2017年三届共招收了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79名,2018年完成计划招生数85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紧紧围绕“深入产教融合,凸显海洋特色,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农业实践专业人才”的建设思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方式:1)农业硕士校企协同全流程创新创业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2)校企共同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培养方案;3)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实践案例库在线化;4)校企协同专业实践;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智慧创客教育项目、学科竞赛、双创能力培养等方面成绩显著。为了响应我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同时为了提高我校专业硕士培养水平,我校从第一届渔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就积极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并于2015年申报获批省教育厅下达的《校企协同全流程培养涉海“双创”专业硕士的改革与实践》专业硕士改革项目。经过3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理想的成果,最终被省学位办专项考核为A类。 (二)目标与标准 1. 培养目标 (1)渔业领域 农业硕士渔业领域专业学位是有关渔业应用技术开发与推广的专业性学位,主要为渔业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渔业新品种开发及推广、渔业教育和科的研、渔业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具体标准如下: ①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获得者应能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渔业现代化和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②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获得者应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水产动物增养殖、人工繁殖、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监控;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品安全生产及渔业生态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水产技术推广、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③ 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2)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以服务现代化农业、食品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为宗旨,通过研究食品原材料品质控制、食品加工贮藏与流通过程中生产技术及安全的理论和技术,在农业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直至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实施食品质量和安全控制,为促进“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水平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本专业学位教育将为涉及食品生产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及管理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专门人才。 ①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②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本领域的研究、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③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2. 培养特色 本学位点培养特色突出以下三点: 我校的农业硕士培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核心、以培养渔业领域以及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学校为主体,依托农业研究机构和实践基地及农业领域龙头企业;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管理体制,确立以“高层次、高技能、高品位、高规格”为主要特征的高素质专业实践人才培养的目标结构。从而加强农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全面提升农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1)论文选题源于农业生产需求我校渔业领域硕士生招生方向主要集中在水生动物繁殖与遗传育种、水生动物疾病防治、水产生物饵料、水生态环境调控、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5个研究方向。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研究生主要在食品加工与功能食品、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贮藏与保鲜、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4个研究方向。所选的研究课题紧紧围绕江苏农业科技需求,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或科研院所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相对重要的技术问题或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新的技术问题,论文选题均具有很好的农业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这些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题目,能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强化采用校内外双导师制,凸显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 (2)培养模式契合产学研联合机制为适应产学研合作培养之模式,完善了农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强调农业硕士培养中的个性化发展。结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制订适合我校农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构建了农业硕士校企协同全流程创新创业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表现为校企共同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培养方案;素材来源于生产企业一线的课程实践案例库教学,中期汇报、毕业论文、答辩、实践环节、企业全程参与学生培养过程。从而达到培养高水平富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专业人才之目的。(3)实践能力立足多样化的实践平台我校在对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过硬的农业人才为原则,提供多种教学平台,利用多层次、多方位的实践教学资源,为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与渔业、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相关的重点企业建立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1个,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安排农业硕士研究生去基地及企业实践学习,参与企业的项目攻关,理论联系实际,解决行业难题。在校内,通过我校通过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沿海特色水产品加工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中小企业海洋生物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海水养殖甲壳类种质资源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水甲壳动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和科研平台,国家贝类产业体系连云港综合实验站、国家藻类产业体系连云港综合实验站等诸多平台开展多样化的创新实践。3.学位标准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察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完成30学分的课程学习和6学分的专业实践环节,并通过2学分的专业能力考核、2学分的学位论文开题考核、1学分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考核等培养环节后方可毕业和申请学位。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农业硕士学位。 (三)师资队伍 1.师资结构与数量 渔业领域现有校内导师1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15人。 渔业领域现有校外导师45人,均为高级职称或企业技术总工(总经理)。 食品领域现有校内导师2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 食品领域现有校外导师18人,均为高级职称或企业技术总工(总经理)。 教师的年龄结构合理,渔业领域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比69%,食品领域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比37%。 2.教师资质 校内导师队伍中 “香江学者”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8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6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3人和青年骨干教师7人。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相对理想、学缘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3.师资水平 本学科高标准设置了导师遴选制度,除了要求具备较高条件的科研创新能力,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三农”实践经验,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师资队伍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近3年,渔业校内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他国家级项目5项,江苏省科技厅等省级项目8项,其它各类项目21项,项目经费1074.6万元。累计发表论文42篇,其中SCI等收录25篇;授权发明专利11件;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市厅级成果奖8项。 近3年,食品领域校内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苏省科技厅等省级项目8项,其它各类项目30项,项目经费840.4万元。累计发表论文54篇,其中SCI等收录26篇;授权发明专利15件;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市厅级成果奖14项。 校内导师在“三农”实践中,作为省挂县强渔富民工程、省科技镇长团、苏北发展聘教授的主要专家,与校个企业合作承担生产一线项目如科技厅的富民强县项目(苏北专项)及其产学研合作项目达几十项,联合发表三农科技论文至少1篇/人·年,此外,我校在十三五期间被农业部遴选为国家贝类产业体系连云港综合实验站和国家藻类产业体系连云港综合实验站,有效的促进了科技在基层的转化,也推动了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方式。 校内导师阎斌伦的成果《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许星鸿的《日本蟳工厂化育苗生产技术》获国家海洋局二等奖。徐军田在《Nature》子刊《Nature Climate Change》发表的论文《Rising CO2 and increased light exposure synergistically reduce marine primary productivity》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董志国的论文《青蛤与文蛤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F5000)”。阎斌伦教授领衔的“海洋甲壳类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项目资助。 渔业领域校外导师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黄海研究所、江苏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近3年,校外导师主持项目158项,项目经费8360万元。累计发表论文206篇,期中SCI收录91篇,授权专利29件。 食品加工与安全校外导师来自青岛啤酒有限公司、连云港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江苏天福莱集团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近3年,校外导师主持项目24项,项目经费1402万元。累计发表论文39篇,期中SCI收录22篇,授权专利2件。 (四)教学资源 1.培养经费 2.教学及实验设施 近3年来,本学位授权点在教学平台及实验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省优势学科、省重点学科、省重点实验室、省品牌专业、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等平台建设资金近3500万元,以及导师承担的各项科研项目经费4781.3万元,充分保障了研究生培养的经费需求。目前,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64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贝类、藻类)”2个。表1为已有(含在建)的15个研究实训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