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董昌明教授在海洋南楼202会议室为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师生做了题为“全球中尺度涡旋海洋-大气-生物相互作用观测材料集的产生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
讲座伊始,董昌明教授首先介绍了涡旋的种类,他以旋转方向和稳定性对涡旋类型进行了分类。涡旋促进了深水区与浅水区海水的混合,为表层海水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盐,阐述了涡旋对区域海区的影响。随后介绍了利用海洋表面温度、海洋高度距平值、叶绿素含量和浮标追踪这四个方法对海洋涡旋的相关研究。董昌明教授特别强调了当前海洋科学领域对海洋涡旋的研究应该通过将卫星遥感技术、软件编程技术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来简化检测流程,提高监测精度。最后,他将中尺度涡旋与藻类相结合,讲述了涡旋中叶绿素含量的分布,为海洋科学专业研究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思路。
此次全球中尺度涡旋海洋-大气-生物相互作用观测材料集的产生及其应用专题讲座的成功举办,使参会者深入了解了海洋中尺度涡旋的从始至终,为我院日后科研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发展、新方向,同时也为海洋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